大同磁电资讯banner

磁电资讯

穿越历史的长廊,探索永动机的发展历程

公司新闻2024-07-31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对永动机的追求始终是一个令人着迷而又充满挑战的话题,作为一种理想化的机械装置,激发了人们对能量、物理定律和机械原理的深刻思考,吸引了无数科学家、发明家和梦想家的关注与尝试。本文将带您穿越历史的长廊,探索永动机概念的发展历程。

永动机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200年。早在公元1159年左右,印度一位数学大师,设计了一个轮子,轮子内有曲线凹槽装着水银。当轮子转动时,水银会流向每个凹槽的底部,这样轮子的一端永远比另一端重,这样的不平衡会让轮子不停地转动。这是永动机最早的设想之一。

123sfdf.jpg

在那个时代,人们开始设想一种能够永不停歇地运转的机械装置,以解决能源短缺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种思想随后由印度教传播到伊斯兰教世界,并最终到达欧洲。在欧洲,永动机的概念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激发了无数科学家和发明家的热情。

13世纪法国人亨考尔设计了一个“魔轮”,通过安装在转轮上的一系列悬臂实现永动。再后来有人将水银换成了钢珠,将悬臂换成了摆锤,换成了扇叶,其实都是这个不平衡结构的变体。

689c.jpg

文艺复兴时期是永动机探索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投入到了永动机的设计和研究中。其中,意大利的达·芬奇是最为著名的一位。他的手稿中留下了大量精巧的机械设计图,他设计了一种基于杠杆平衡原理的永动机装置,试图通过两边不均衡的重物使轮子持续转动。然而,经过仔细研究后,达·芬奇发现这个设计存在严重的缺陷,无法实现永动。尽管如此,他的尝试仍然为后来的永动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达·芬奇之后,无数科学家和发明家都试图设计出能够永动的机械装置。他们利用了各种物理原理和技术手段,如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磁能、水力等,但都未成功实现。

到了17世纪,提出了“波义耳定律”的波义耳,提出了“自循环水壶”的设想。他设计了一个水壶,底部接有一根细细长长的管子通向水壶的上方,由于毛细作用,液体会被细管吸引,克服重力沿着管壁上爬,最终流回壶中,形成永动。然而也是由于毛细作用,细管中的液体最终无法从管中流出。自循环水壶的永动机模型未成功。

到了18世纪,对磁的研究成了热门,磁铁拥有着可以将物体隔空吸过来或推出去的“神秘力量” ,这给了当时的科学家新的启发,于是利用了磁铁的永动机模型被设计了出来。磁铁版“魔轮”问世,这个利用磁铁吸小铁球,小铁球滚下去后又被磁铁吸上来的装置看上去也还不错。但小磁铁的磁力会逐渐消磁,磁力永动机也失败了。

未标题-1.jpg

以上这些永动机的设计是很精巧,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受到阻力、会产生热量,即便损耗很小,但装置终会迎来停止的那一刻,所以被称为第一类永动机。

1843年,英国科学家焦耳总结提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内能的增加等于物体吸收的热量和对物体所作的功的总和,即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问世明确了第一类永动机的发明是不可能的,于是又有人提出了第二类永动机的设想:我们能不能从外界吸取热能,并将这些热能作为驱动永动机转动和功输出的源头?

1881年格穆吉为美国海军设计了“零耗发动机”,设想让液氨从海水中吸收热量汽化产生蒸汽推动活塞而获得动能,氨气又通过海水冷却后又凝结成液氨,如此循环往复。但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氨气不可能自己把热量还回给海水然后变成液氮,从汽态变回液态需要冷源并且消耗更多的能量。我们将该类永动机称为第二类永动机。

为什么千年以来,科学家如此热衷于发明永动机?为什么在“永动机不可能实现”这一概念深入人心的当下,还是有无数的人热衷于发明、研究永动机?

设想一下,如果世上存在不需要从外界摄取任何能量就可以永远维持下去的系统,或者我们把要求降低,存在一个只需要摄取很少的启动能量,就可以长时间持续运动下去的能源装置,这个系统是否也可以包含人类,这个系统是否可以是人类自身?如果可以,那生命是否就可以一直延续。

这样能带来巨大的好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将大大减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空气质量将得到显著改善,水资源和土壤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对抗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平衡。还将彻底改变能源生产和分配的方式,可以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供应方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能源市场的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能源生产和分销模式将被颠覆,新的经济模式和产业链将应运而生,将极大地降低能源成本,推动工业、农业、科技、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845d.jpg

只有当人类站得足够高,看得足够远,让我们得以修正甚至推翻目前已有的种种定律,那么曾经科学家口中的不可能在未来也会成为可能。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对科学的研究,本质上也是人类对自身世界、自身感知边界的突破,科学的发展就是伴随着这些突破中出现的。